揭秘了神秘的安邦集团背后的政商关系后,2月 2日凌晨,《南方周末》发表道歉声明称:“本报1月29日关于安邦保险的相关报道,信息核实有不实之处,就此对安邦保险集团及主要负责人致歉。”先是内容翔实的系列文章遭网络封杀,紧随其后的又是低头道歉,这一反常的情况不禁令人心生疑问,南周到底是得罪了何方高人?有评论认为,围绕着民生银行展开的控制权之争堪称一幕年度大戏,背后红二代、太子党、权贵集团、民营企业等错综复杂的各路势力令人眼花缭乱,矛盾缠绕交织的政治背景更耐人寻味,是中共无法回避的开年第一难题。
横跨政商两界的“安邦民生之战”并非是一例简单的经济事件。据陆媒《新闻晨报》报道,民生银行是中国第一家民营银行,59家股东中有48家为民营企业背景。近20年来,该行已由一家成立之初存款40亿元(1 元约合0.16美元)、净利润1.5亿元的小银行,一跃成为总资产近4万亿元、年度净利润约400亿元的全国性商业银行,2014年跻身全球50大银行之列。如今,民生银行迎来新的大股东。一位民生银行董事描述称,新大股东安邦“一开始是敲门,后来是推门,现在看是踢门。”这种风格让原股东们生畏。
而后安邦野蛮“入侵”的消息跃上各大媒体头条。《南方周末》的系列报道也适时而出,成为了是大陆媒体对红色商圈财富故事的第一组调查性报道,引起的关注度可想而知。其题为《安邦“关键人”》的文章几乎拳拳到肉地挖掘了“关键人”的家底和显赫背景。一番揭秘后,不管是有红二代背景的陈毅之子陈小鲁,还是有着敏感身份的邓小平孙女婿吴小晖,甚至包括有着“太子党”身份的“乌龙董事”朱镕基之子朱云来,有着共同的“红色”标签的三个人成为外界扒皮的对象。毕竟,“黑马”安邦仅仅用了十余年,便从一家单纯的保险公司强势扩张成万亿规模的金融巨鳄。其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纵横捭阖,掀起一次次的收购骇浪,不断刷新各大媒体的头条的“辉煌”事迹足够引人注目。事实上,红二代作为一个特殊存在的群体,经常被看做是既得利益的集大成者。如果将中国政界和商界的版图铺展来开,不难发现半壁江山都被背景显赫的二代们把持着。所以每每有仇官仇富的大众情绪露头,“红二代”总是被波及的对象。
然而,南周为一众看客打开了一扇窗的同时,也险些为自己关上了一扇大门。意在起底背后操控全局的这篇长文,在刊出不久后即被删除,相关报道的链接也大多失效。单从出了问题,即可动用公器勒令相关媒体删稿来看,背后这只看不见的手,着实是不可小觑。有分析认为,安邦集团与民生银行之间不仅仅关系到企业之间股权收购的战略布局,其背后的政治背景更耐人寻味。
另外,与“红二代”颇有渊源的安邦成为公众和业界眼里的大有背景的金融“土豪”的同时,事件的另一主角民生银行也并不太平。相关消息频频曝出,不断为这场年度大戏加码。2月2日,财新网消息称,民生高管有几位曾被带走问话,但随即放回,还都出席了1月31日的临时董事会和分析师沟通会。最终确认涉令计划案并已双规的,是实际年龄44岁的原行长毛晓峰。相比与政治红墙内敏感的“红二代”、“太子党”,事件中“商人”代表毛晓峰的“前世今生”早被媒体悉数曝光。
有陆媒矛头明显指向毛晓峰个人履历造假以及和令计划的关系上,称毛晓峰是令计划安插的一枚棋子。毛晓峰之所以弃政从商,空降到民行,可能与其涉嫌个人履历造假有关。而令计划与周永康专注于垄断土地矿产资源等不同,令犹如章鱼之手,在资本市场和金融领域都有涉猎。毛晓峰正是令计划深谋远虑安排的重要人事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该文指出,“上面”担心民生银行出更大的乱子,所以让安邦接手,并指出这是创业者与守成者的对决。尽管民生银行与安邦保险均是民营身份,却有云泥之别:毛晓峰们是白手起来的政治创业者;而安邦多见红二代与红三代,有着根深蒂固的产权意识,它暗示了这一轮政经逻辑。历史学者,时政评论人士章立凡认为,安邦和民生银行的博弈后面,是太子党和团派、红二代和官二代、权贵集团和民营企业的博弈。面对各种混乱的传言,章立凡表示:"现在变成了一个谣言满天飞的状态,好像各路神仙都在出牌,而且变得肆无忌惮。过去好像还有一些禁忌,但是现在好像都没有了。从中纪委的五中全会以后,各方好像都陷入了一种一点面子都不讲的状态……处于一个打乱仗的状态。就是你要扯我下水,我就要扯一大堆人下水。"
无论有几股势力参与其中,就目前公开的信息而言,有着 “商人+党员+官员”三位一体特殊身份的毛晓峰,在转型未尚完成的中国,让他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政策支持,其背后牵扯的势力范围之广不难想象。加上安邦集团背后的红色背景,如同让人看到了一副鲜活的财富与权力交织的画面,民生安邦资本争夺大战背后是否有腐败的影子;国有资产是否在交易过程中受到侵害;中共反腐范围是否扩至“红二代”的身上,这些问题都将是这场“重量级”经济反腐大戏值得关注的看点。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